《环球银幕年鉴特别版2010完全电影》评选的2010年年度十佳电影 来源: 孙�的日志
一.十大佳片
1.《盗梦空间》(美国)诺兰的一小步,大片的一大步。
本片并非诺兰最出色、最复杂的电影,但绝对 值得影迷、影评人和电影制作者为之思考——一个原本可能前卫、晦涩、充满实验性的题材,如何被演化成一部雅俗共赏、拍摄成本高达1.6亿美元的娱乐大片, 创作者的自觉性和电影投资市场的包容性、绝非一日成功。本片的成功,出人意料的创意与明星阵容、重金打造的大场面相辅相成,后二者尤其不可或缺,否则又只 能沦为影迷和影评人的一则新谈资而已,本片对于习惯故事直来直去的观众而言,试一次刺激的考验,对于唯恐观众不明就里的通俗商业大片,是一次巨大的叙事形 式冲击和拓展。
2.《国王的演讲》(英国)传统戏剧的胜利
从 各个方面来看,本片堪称是今年的《女王》,只不过主人公从伊丽莎白二世本人变成了她的父亲乔治六世,而且选取了乔治六世一生中最低谷的时期,宏大格局在现 在早已失去人心,以小见大反而是历史传记题材电影的常见表现手法。本片剧本充分遵循了英国传统戏剧:情节步步为营,台词含蓄狡黠,且带一点英国人干巴巴的 幽默感,每个人物都被赋予了闪光点,没错,本片最大的看点就是演员的演技。
3.《社交网络》(美国)这就是时代精神
如果说《华尔街》代表了上个世纪最后二十年人们的所有热情、理想和成功法则,那么《社交网络》则属于新的时代。这部马克.扎克伯格(facebook之父)的传记电影告诉我们:“网络接通现实,极客继承世界。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不管你愿不愿意成承认。
4.《告白》(日本)以复仇的名义
有 这样一种电影,你在温暖的秋日遇见它,它面向平和,神态自若,像个熟人一样拉起你的手,继而,便把你一步步带入一个你从未涉足,甚至闻所未闻,连想象都未 赶到达的世界。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你会沉沦在这里,被一帧帧完全颠覆你人生观的画面和一句句跳过骨膜直接刺进脑干的对白灭顶。等电影放完,你走出门外,耀 眼阳光再度直射下来,你一阵眩晕,要扶着墙壁才能行走,看着眼前的车流和行人,你甚至不知道那个世界是真的世界。
5.《127小时》(美国)一个人的断代史
三 分之二的时间里几乎没有对白,四分之三的时间里镜头都是悬崖峭壁和天空,五分之四的时间都是主角一个人的流浪和挣扎,六分之三的时间画面里都有他的脸,换 做以往,如果有人向你推荐这样一部电影,你会让他滚的越远越好,但《127小时》让你没有一分钟的时间可以离开,除非你是个严重晕血症患者。这是一部动作 片,只是主角只有一个且无法行动。
6.《三傻大闹宝莱坞》(印度)救救孩子
一部好莱坞类型电影大杂烩式的印度电影,在一个强大的故事内核之下,人物的脸谱化根本不成问题。
7.《我是怎样度过这个夏天》(俄罗斯)极地传说
作品有油画般的影像和精彩绝伦的表演,熊大叔和小帅哥在年初一起分享了柏林影帝的桂冠。
8.《大叔》(韩国)别惹开当铺的
情节通俗到朴实,但是元彬在电影中帅得掉渣,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个人英雄主义在此。“为明天而活的人,会被为今天而活的人杀死”
9.《让子弹飞》(中国)骄阳落处子弹飞
虽然成不了姜文又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但本片毫无疑问是今年华语片的翘楚,一部纯粹的商业片,足以令我们的审查机关和文化体制汗颜。
10.《玩具总动员3》(美国)漂亮的告别礼
影片结尾,在巨大的焚化炉前,这十五年来所有我们认识的玩具们手拉着手,勇敢的面对即将来临的毁灭。但凡对这些玩具有爱的人怎么经得起这些泪点的诱惑?看得出,这是皮克斯精心为那一代小孩子准备的情绪小爆发,这大概是动画史上最令人难忘的镜头之一。
二、年度十佳纪录片
1.《音乐人生》国别:中国香港 导演:张经纬
电 影的主人公黄家正只有17岁。他是公认的音乐神童,11岁就和捷克的乐团演出贝多芬第一号钢琴协奏曲,只是他不太快乐,一直思考着生命的意义这样深奥的命 题。问他的理想是什么,他说是做human being。这部电影让人想起《莫扎特》和《社交网络》,都是讲述孤独的天才的故事。天才是恩赐也是诅咒。他是同辈中的幸运儿,恃才傲物、狂放不羁,小小 年纪已经能弹出直击人心的乐曲,但也因为早慧比别人经历了更多的痛苦,过于庞大的光环也遮蔽和伤害了许多人。他不算可爱,但却可敬。张经纬温和、宽容地传 递着他的观点。这是一部“人性”地表现出真实人性的电影:不管什么天才,首先都是一个人。
2.《阳光宝贝》国别:法国 导演:托马斯.巴尔姆斯
这 部电影记录了分别来自四个国家的四名不同种族、肤色和性别的婴儿从出生到学会走路的成长过程。四个国家分别是非洲的纳米比亚、日本、蒙古和美国。影片采用 了纯观察的记录方式,完全取消字幕和解说,却清楚地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非洲宝贝最可爱,生活却几近原始:美国宝贝却跟着妈妈在大 超市里随意挑选东西。人的命运大概在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百分之八十。但导演并未对这些生活环境做出任何价值判断,而将重心完全放在婴儿的成长过程之上, 那些令人莞尔的点滴生活片段串联起这份关于生命起点的采样记录。被生活弄得灰头土脸的成年人应该看看这部电影:生命原本是多么美好的奇迹。
3.《海豚湾》国别:美国 导演:路易.西霍尤斯
2010 年知名度最高的纪录片非《海豚湾》莫属。一手带动海豚表演行业的里克.奥巴瑞花费了35年时间亲手摧毁这个行业,他和他的同伴们深入日本太极地,在那里, 每年都有超过20000头海豚被屠杀。本片导演为了挺身而出支持老友而拍摄了这部电影处女作。这部电影走的是“真理电影”的路子,延续的是迈克尔.摩尔的 风格,将电影视作自己呐喊的扩音器。因此,影片挑选的都是利于表达自己观点的素材,当地渔民和政府官员通通都是脸谱化的可憎嘴脸,高潮部分那鲜血染红的海 水更是让人悲愤难平。说到底,这只是一个质量上乘的环保纪录片,你可以感动可以从此拒绝吃海豚肉,但千万别天真地以为这就是全部真相。
4.《海上传奇》国别:中国 导演:贾樟柯
这 些年,贾樟柯的焦点逐渐从汾阳转移到更为开阔的世界,这回,他用自己的生命体验书写了上海的前世今生。镜头里的所有人都自然如日常生活。受访者有大流氓、 政治家、电影明星的后代,也有流落到台湾、香港的上海人。有些人说大事件,有些人说小细节,也许他们讲了什么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活着,他们的举 手投足,连同清晰的口音,都带有海上余味。这些来自个人的回忆碎片延续了时间的脉络,在历史、心理和地理三重空间之间,自如地切换。然而,时间的脉络下潜 藏着怎样的精神脉络?电影的回答正如其英文名字:“I knew I knew.”尝试去求索追问,已经都是现在的贾樟柯所能做的最好的事。
5.《雷斯特雷波》国别:美国 导演:塞巴斯蒂安.容格尔
这 部纪录片记录了一队美国士兵在阿富汗克伦加尔山谷野战排整整一年的经历。摄影机从未离开这个山谷,也没有任何官方采访,因而保持了强烈的身临其境感。这是 阿富汗战场上美军伤亡最惨重的战线之一。每个礼拜队长都要把村子里所有的长老们都请来“恳谈”,希望他们告知塔利班的去处,却始终无法和当地人顺利沟通。 闲暇时,士兵们会跟着Ipod内的音乐起舞,在夕阳下弹吉他,对他们来说,战争只是一个职业。小队里一位战士牺牲,闻讯赶来的占有抱着裹尸袋失声痛哭,但 就在前一天,空中部队的轰炸误伤了当地儿童并且杀死了7名本地平民。这场无因的战争没法让人感到丝毫宽慰,即便是生死与共的兄弟情义。
6.《从礼物店出门》国别:美国 导演:班克斯
7.《监守自盗》国别:美国 导演:查理斯.福格森
8.《等待超人》国别:美国 导演:戴维斯.古根海姆
9.《誓言》国别:美国、古巴、也门 导演:罗拉.柏翠思
10.《垃圾场》国别:巴西、英国 导演:露西.沃克
三、年度十大cult电影
1.《人体蜈蚣》国别:荷兰 导演:汤姆.希克斯
导 演兼编剧汤姆.希克斯向人们展示了他那恶毒而狂妄的想象力,同时有搅拌进粗俗的幽默感。故事讲述一个连体婴儿分离手术的专家突然决定逆转自己的毕生绝学, 将三个无辜者硬生生首尾相接合在一起(不作详细描述,这事儿越想才越恶心)。本片意外得到许多主流舆论的关注——自然是以批评居多,从“极端可憎”到“纳 粹倾向”,罗杰.艾伯特甚至拒绝为本片打出哪怕一颗星。相反,cult片迷对于此类创新总是兴趣浓厚,出色饰演变态医生的迪特.拉瑟无疑将成为影史有一位 恐怖偶像——明年续集见。
2.《塞尔维亚电影》国别:塞尔维亚 导演:斯丹尔.斯帕索耶维奇
一 个过气A片男星为了笔巨款而出演的所谓“真实性爱纪录片”,但等待他的却是地狱般的体验。尽管导演宣称《塞尔维亚电影》的动机在于“呈现塞尔维亚政府对人 民所做的折磨”,但大多数人对这种行为艺术的解释肯定不以为然。实际上,影片的残暴程度令人发指,重口味场面不胜枚举,比如:婴儿降生的全过程、砍掉头 颅、被鸡鸡窒息致死、各种鸡奸、各种奸尸......再辅以成桶成桶泼洒的血浆。这是2010年最具争议和最值得憎恶的电影,在它的淫威面前,《人皮客 栈》只不过是轻喜剧。
3.《傻瓜和天使》国别:美国 导演:比尔.莱普姆顿
色情、粗俗、无政府主义、灰色而扭 曲的空间以及怪诞的铅笔画线条——不要总用皮克斯式的天真幻想来要求动画片,请看看美国cult动画大师比尔.普莱姆顿的新作。这是部残忍的喜剧和反乌托 邦“童话”。一个厌世而冷酷的生意人发现自己背上长出了翅膀,他拔掉它们,然而翅膀却不断的重新长出来、并且越变越大,甚至——有了自我意识...... 普莱姆顿彻底藐视了我们的期望与所谓良知,没有英雄主义、没有人性救赎或者其他任何光明点的主题,在Tom Waits嘶吼的伴唱下,这是一场关于“人,如何残忍对待同类”的冷酷探索。
4.《维多利亚一号》国别:中国香港 导演:彭浩翔
这 并不是彭浩翔的一流之作,不过又有谁会从情节、角色、节奏之类技术角度要求一部cult片呢?对于《维多利亚一号》这样的电影,我们的期待其实很简单:第 一,故事要有创意,本片以“疯狂的楼市”为切入点就相当聪明,其实观众只需要给后面的杀戮找个新鲜又能投入的理由罢了,第二、暴露镜头和暴力镜头要不含 糊。这部被香港方面评为“三级”的电影显然不辜负广大男性影迷,尺度相当开放’而主角每次杀人的方式又绝无雷同,更体现了很高的化妆与特效水准。有华语 cult片如此,夫复何求?
5.《夺命之爱》国别:澳大利亚 导演:肖恩.拜恩
这 部拍摄于2009年的澳大利亚恐怖片直到2010年十月才在该国全面公映,实在让影迷有相见恨晚之感。虽说“毕业舞会”是青春恐怖片常用的噱头,比如《魔 女嘉莉》以及80年代的两部经典《血腥情人节》和《等红酒绿杀人夜》,但本片衍生出别样意境。故事讲述一位帅哥在舞会上拒绝了女孩的邀请后被其父绑架,开 始经受一系列残酷的肉体折磨......但观众顶多只能猜中开头,绝对无法想象情节的发展方向,电影的最成功之处莫过于对女主角,一个心态扭曲的变态杀人 魔的出色塑造,堪称恐怖片史上最有魅力的女魔头之一。
6.《稀有出口:圣诞传说》国别:芬兰 导演:亚尔马里.赫兰德
这 部芬兰电影根据导演2003年的短片改编而成,它的看点同样在于想法独特,不过更为轻松欢快些。故事讲述一群矿工在芬兰的Korvatunturi山(这 边是圣诞老人传说中的家)开凿矿井时竟挖出一座神秘墓穴,而墓穴的主人竟然还活着,可从那开始镇上的孩子便开始失踪。原来这个长相丑陋的怪物就是圣诞老人 的真实原型,只不过比起给好孩子送礼物来,他对处罚坏孩子更感兴趣......只要你能忍受一些不可避免的暴力场面(其实相对还算温和),这绝对是部能让 人从头笑到尾的好片子。
7.《战斗少女》国别(日本) 导演:井口升、西村喜广、坂口拓
肯 定有一小撮cult片迷对本片欣喜若狂,只为“导演”栏里列的三个名字,井口升(《机关枪少女》)、西村喜广(《东京残酷警察》)和坂口拓(《铠:武士僵 尸》),都是如今日本cult片界的重量级人物,他们都有制作化妆特效的经验,近几年来都将精力转向以拍摄美女杀手为题材、混以特摄电影元素的日式砍杀片 (slash)。《战斗少女》与他们之前作品并无太多不同,买点依然是美少女和夸张的虐杀场面——曾看到一位影迷妙语调侃这种片子里的血浆太稀,也恰恰道 出观看此类影片所应具备的轻松心态。
8.《冰冷热带鱼》国别:日本 导演:园子温
园子温以恐怖片著称,但他的作品只有在与类型片保持距离时才能散发出光彩。以其震惊是人的成名作《循环自杀》为例,就几乎没有完整的、合乎逻辑的情节而 言,却堪称2000年以来最具有代表性的日本恐怖片之一。同样,这部曾在威尼斯和多伦多电影节放映的《冰冷热带鱼》延续着导演的个人风格,虽然改编自真实 的连环杀人案,但真正引起影迷兴趣的还是影片围绕着“如何毁尸灭迹”所做的一系列“创举”。大胆、触目惊心、匪夷所思,并且带着扭曲的恶趣味幽默感——但 你肯定不会收获多少欢乐的。
9.《橡胶》国别:法国 导演:昆订.度皮埃
或 许只能用“无奇不有”来形容这部电影:一只有生命的轮胎(它给自己取名“罗伯特”)开始一场跨越美国的杀戮之旅,更可怕的是它竟然掌握了心灵感应超能力, 能让任何动物(无论是小鸟、蜘蛛还是警察以及随便哪个挡路的人)的脑袋瞬间爆炸.....不过也无需对本片期待过高,除了这令人新鲜的奇思妙想之外,其他 部分都显得比较平庸——导演对节奏的掌握存在问题,一些对话太冗长无趣。好在就整体而言,这依然是一部值得一看并且不乏趣味的B级片,如果你想找回70年 代那些公路剥削电影的感觉,不妨试试。
10.《大爆炸》国别:美国 导演:格雷格.荒木
怪诞、惊悚、性感、以及彻头彻尾的欢闹与疯狂。如何定义《大爆炸》这部电影?挑衅式的性观念?父爱缺失的恶果?年轻人美丽的裸体与无休止的做爱?对叙事崩 溃的华丽反讽?从通俗的青少年三角恋突然过渡到《死亡幻觉》式的超自然迷局,影片充斥着极端的不确定性。不断重复的梦境、迷幻而令人眩晕的影像以及格雷格 一贯的末世论基调,及时嘲弄的语调也不能掩饰影片的粗俗与不敬。最终,影片的结尾,颠覆一切的终点是将自己一并革命。这是荒木对其“青少年启示录三部曲” 时代的彻底回归。
源地址: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703503609&owner=311848756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